早睡早起 不宜大补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胡兵

8月7日是24节气中的立秋,“立”意为开始,“秋”则是庄稼成熟的时期,万物从“夏长”进入“秋收”。立秋之后,“温燥”来袭,饮食应注意补水敛肺气。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刘希良给我们送上的“立秋养生宝典”。

暑气未消,健脾祛湿

每到立秋,受“贴秋膘”等习俗影响,人们往往放纵食欲、大吃大喝,这样容易导致脾胃受伤,加重“湿气类”疾病。然而豆类多具有健脾利湿的功能,正适合立秋节气之用。平时,我们可以多喝些三豆汤(绿豆、红小豆、黑豆),清热解毒、健脾利湿。

同时,立秋后暑气尚未全消,湿气仍旧偏盛,人们多发与暑湿相关的关节炎、胃病、腹泻、皮肤病、气管炎、泌尿系感染等疾病。

立秋养生,应早睡早起,使肺气舒展,防止收敛太过。

预防秋燥,少辛多酸

根据节气特点,立秋后的养生重在养肺润肺。

燥气伤肺,耗人津液,其实预防秋燥,不仅要多喝水,还要从饮食方面来调养。

立秋后,有人用冷饮来压制秋燥,这种做法并不妥。立秋后,要少吃西瓜等过于寒凉的水果,尤其是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以免伤及脾胃,引起腹泻。

饮食应以“少辛多酸”为原则,选择口味清淡、润肺养血的食物。应少食葱、姜、辣椒等辛辣食品,因为入秋后,气候逐渐干燥,如果再吃辛辣食品,对肺部的健康不利。可以多食酸味水果、芝麻、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制品等,这些食品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的功效。

立秋刚至,不宜进补

刚立秋时,气温通常还是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不适合大量进补。经过炎夏之后,人的脾胃功能有所减弱,要注意调理脾胃,生津润燥。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进食过于滋腻的补品,会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立秋后,天气会逐渐由暑湿转为秋燥,而秋燥容易引起肺炎。特别是老年人对气候的变化较为敏感,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平时,除了可以做些穴位按摩外,还要注意空气流通,早晚凉爽时多锻炼身体,尽量保持饮食清淡,提高身体免疫力。

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居室干净整洁,避免与过敏原接触。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