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专家解读

□本报记者石少军唐志梅本报通讯员高宇张月华

10月10日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心理,快乐人生”。

精神心理疾病与躯体疾病一样,受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研究显示我国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约为17%,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老年痴呆、多动症、自闭症、睡眠障碍等多种疾病。那么,不同年龄时期会出现那些心理问题呢?精神心理疾病病因是什么?一旦发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如何治疗呢?对此,本报邀请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专家进行解读。

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市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承担着全市精神卫生防治任务和各级专业机构的质量控制及技术指导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精神疾病诊疗服务与社会防治相结合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有效防控精神疾病,加强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营造包容和接纳的社会氛围,对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非常重要。

精神心理疾病可预防可根治

精神卫生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李秀华

擅长常见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心境障碍、心身疾病等病症的治疗。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第一反应是恐惧和排斥,主要是因为对疾病不了解。往往患者和亲人存在“病耻感”,不愿承认自己患病,造成就诊率低下。实际上,心理疾病可预防、可根治,经过系统的药物和心理治疗,绝大多数精神疾病患者能康复,均能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在此,呼吁整个社会提高对这一特殊人群的重视程度。

4种常见疗法成熟有效

精神卫生科主任主任医师 杜兴水

擅长各种慢性、难治性、复发性精神疾病的综合治疗,心理康复治疗等。

随着医学的发展,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方法已有很大发展,常见的有4种方法。药物治疗:品种众多,新药不断上市;心理治疗:精神分析、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森田治疗等;物理治疗:包括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计算机辅助认知治疗等;康复治疗:社会功能康复训练、艺术治疗等。

重视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

躯体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王泽鉴

擅长双相障碍、抑郁症、神经症、酒依赖、老年性精神障碍、抽动障碍、失眠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各类自然灾害、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外,还会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严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碍。各种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专业干预,也会导致各种精神心理疾病。大家要认识到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变化,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救助。

中老年应多参加社区活动

精神卫生科主任主任医师 盖万良

擅长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神经官能症、失眠等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对中老年(55岁以上)来说,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主要来自退休、与子女关系、空巢、家庭婚姻变故、躯体疾病等带来的适应问题与情感问题。中老年人要接受由于年龄增大带来的生理变化,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多参加社区和社会活动,学习新知识,拓展兴趣爱好。

中青年工作生活要张弛有度

精神卫生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玉伟

擅长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癔症、应激障碍、神经症、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等各种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青年(19至55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多与工作相关,如工作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和工作压力等带来的问题;婚姻危机、家庭关系紧张、子女教育问题等。中青年应构建良好的人际支持网络,发展兴趣爱好,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和张弛有度地生活。

学生需及时调节学习压力

精神卫生科主任主任医师 胡连荣

长期从事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化障碍、失眠症、老年痴呆等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

学龄儿童(7至12岁)和青少年(13至18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较多,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性心理发展问题、恃强凌弱、自我伤害、网络成瘾、吸烟、饮酒、接触毒品、过度追星、过度节食、厌食和贪食等。这个阶段的学生要及时调节学习压力,学会情感交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鼓励孩子多与小伙伴玩耍

精神卫生六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李兆生

擅长青少年期精神心理疾病、焦虑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失眠症等疾病的诊治。

学龄前儿童(4至6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包括难以离开家长、与小伙伴相处困难等,处理不好,易发生拒绝上幼儿园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问题。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小伙伴一起游戏、分享情感,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能力。

婴幼儿也存在心理问题

精神卫生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李智敏

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老年儿童精神障碍、酒依赖及神经症等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婴幼儿(0至3岁)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主要为养育方式不当所带来的心理发育问题,如言语发育不良、交往能力差、情绪行为控制力差。

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情感、语言和身体的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