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养生 重在保暖温燥养阴


  □本报记者石少军本报通讯员杨梅
  10月24日是霜降节气,此后天气渐冷、初霜出现,冬天即将来临。德州市立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宝温表示,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一个过渡时期,此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
注意防寒保暖
  刘宝温说,霜降节气以后早晚气温变化增大,而人体亦会顺应天地阴阳二气的变化,阳气逐渐收敛潜藏,以顺应秋收之性,为冬天的潜藏做好准备。如果调理不当,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就很容易复发。因此,饮食起居也要顺应自然气候的变化而调整。
  霜降过后是立冬,秋燥已去,天气渐冷,冷热失常,虚邪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老年人及体质弱的病人尤其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寒从脚入”,深秋御寒当从脚开始。足浴疗法比服药效果更好。刘宝温指出,霜降应注意保暖,但也不要过早穿上棉衣,霜降后的气候变化较大,昼夜温差悬殊,体质较好的人不必马上增厚衣。
不要给胃部添负担
  寒冷刺激易使人的胃肠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引起急性胃炎甚至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刘宝温称,对于曾患或已患消化性溃疡的人来说,此时应避免生硬、油、炸、煎、炒等难消化的食物,避免酒类、酸性饮食、浓茶、咖啡等。此时宜吃些半流质且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稍高的食物,如大米粥、蛋花汤、蒸鸡蛋、藕粉、蜂蜜等。
注意温燥养阴
“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尤其不要在食物中放太多的盐。 ”刘宝温说,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干燥的气候最易伤肺,要多吃润肺蔬果食物,建议要以平补为宜,要注意健脾养胃,调补肝肾,可多吃玉米、萝卜、栗子、秋梨、百合、淮山药、白菜、牛肉、鸡肉等。这个时节常用的进补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女贞子、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党参、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等。
  刘宝温提醒,霜降虽然是秋冬进补的开端,但进补需防温燥太过。燥是秋季的主气,燥令伤肺,自霜降以后,秋燥渐去,冬寒渐至,此时可根据个人体质的寒热不同,适当进食温热之品以防寒。中医强调“秋冬养阴”,秋冬季节的天地阳气以收敛、潜藏为主,养生要顺应敛藏之性,过于温燥则会影响人体阳气的潜藏,甚者会导致“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