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院专家给出立夏饮食建议
增酸减苦养胃气
□本报记者唐志梅本报通讯员王琰
立夏过后,人体脏腑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德州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曹旺波建议,此时的饮食应本着增酸减苦的原则:多吃酸味食物,少吃苦味食物,以补肾助肝、调养胃气。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粗粮。
夏季应多吃蔬菜。由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流失的水分增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天然、洁净、营养。夏季暑湿之毒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黄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芦笋等,都属于凉性蔬菜。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蔬菜,可起到预防部分感染性肠道疾病的作用。另外,部分瓜类蔬菜还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夏季应多吃水果。水果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是人们消暑和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的首选。按照中医的说法,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可以适当多吃一些番茄、柠檬、草莓、葡萄、菠萝、芒果、山楂、猕猴桃等食物,它们的酸味不仅能强化肝功能,还能起到敛汗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的作用。此外,酸性食物并不单指有酸味的食物,鱼、肉、米饭、酒、砂糖也属于酸性食物,可以适当多吃些。
夏季要多喝水、少喝饮料。常见饮料中含有较多的添加剂,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功能和食欲,如大量饮用,还会增加肾脏负担,影响肾功能。而且饮料中糖分含量高,过量饮用会导致肥胖,甚至影响血糖、血脂代谢。
曹旺波提醒重要的一点,初夏时节,要注意预防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控制菌痢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因此,市民应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饮食、水源管理,消灭苍蝇,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