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成治疗中最大障碍心理疾病可预防可根治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刘畅俞荣“心理健康”是近年来频被提及的一词,关注度与接受度也逐渐提升。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讳疾忌医”仍是目前心理疾病治疗中最大的障碍,尤其是在中、老年群体中,他们不愿意提及、不肯配合咨询与治疗。实际上,心理问题是可预防可根治的。“患者每年都在增加,但专业医生却明显缺乏。”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首席专家、精神卫生中心主任李秀华告诉记者,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愈发显现,近几年呈现出患病人群范围广、发病率越来越高的趋势。可与之对应的却是低识别率和低治疗率,且往往患者和亲人存在“病耻感”,不愿承认自己患病,造成在精神障碍高达17.5%的患病率中就诊率不足10%。面对如此棘手的现状,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已成为社会的刚性需求,但作为承担着全市精神卫生工作主要任务的市第二人民医院,如今拥有的精神类专科医生不足30人,且出现明显的年龄断层,30岁以下的年轻医生不足三分之一。

  对此,李秀华认为,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呼吁整个社会共同关注、提高对这一特殊人群的重视。同时,患者自身也需正确认识和面对病情,积极接受正规的治疗和康复,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心。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菲表示,她在咨询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救助个体并非主动前来,而是由家属、亲友间接咨询,救助个体往往会设置心理防线。比如儿子认为母亲情绪异常、失眠焦虑,替母亲咨询,并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将母亲带到了咨询室,但此时母亲多半不会真正袒露心扉,这就会让咨询效果大打折扣。“这种问题多发生在成年人、老年人身上,我们往往会先给他们一些专业知识讲解,让对方认同我们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然后利用多种方式,让救助个人放松下来,对我们袒露真实想法。”王菲说,这种咨询耗时较长,甚至有些还是无法突破个体的心理防备。

  王菲表示,“心病还须心药医”,成功心理咨询的第一步是和求助者产生共情,也就是说求救者有改变的意愿,并且相信心理咨询师能够体会他的感受,会帮助他改变现状。求助者应打消内心顾虑,心理咨询师会为他们保守所有秘密,也要相信自己一定会好起来,那个通往内心世界的钥匙就把握在自己手中。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