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高考焦虑症”可以化解

心理咨询师:家长也要调整好心态,帮助孩子从容应考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

案例:高考压力大,男孩过度焦虑

一周前,高三男孩冬冬(化名)在母亲的陪同下走进安俊荣的心理咨询室,原因是他近期产生了严重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晚上甚至无法正常入眠。“马上就要高考了,如今连觉都睡不够,想提高成绩更是没有希望了。”冬冬的母亲李女士焦急地说。

经询问,安俊荣得知,冬冬在升入高三之前,成绩在班级中始终处于中游,为了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他在高三一年中十分努力,成绩也逐渐得到突破,可在最近两次摸底考试中,冬冬的成绩都距离本科线差2分。马上就要走进高考考场了,他一时不知该怎么做,乱了阵脚。

即使李女士已经反复嘱咐儿子,“不要紧张,尽力就好,我们要求不高,考成什么样都接受。”但冬冬的状态并没有明显好转,正常的复习节奏也因此打乱,李女士担心这种情况会影响他高考临场发挥。

对学生

分析:成绩没有退步就说明你在努力

在往年,因“高考前成绩突破难”产生负面情绪的学生十分常见,原因也非常容易理解,到了高三阶段,所有的孩子和家长无不是倾尽全力做最后一博。当我们的孩子这样做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在这样努力,甚至比我们付出的更多。

大家都知道前面是一个独木桥,肯定都会拿出全部的力量往前挤,这就会导致很多孩子的名次处于胶着状态。孩子的成绩没有退步就说明他在努力。

此时,家长最应做的就是鼓励孩子沉下心来,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轻视名次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点点的积累,一天天的坚持,不但从学习上寻求突破,更从心态上争取优势。

孩子只要能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调整好应考心态,就能以自信从容的姿态奔赴考场。

建议:四种方法助学生缓解焦虑

在考前和考试过程中,考生适度焦虑不可怕,甚至还有一定的好处。但过度焦虑则需要进行分析和矫正,下面几种方法可以一试。

观呼吸法。即采用坐、卧、站三种姿势,利用鼻子采用细而长的自然吸气,同时默数4秒,随后屏住呼吸6秒,再将气用口缓缓吐出,吐气时注意将时间控制在8秒。如此反复三至五遍即可达到集中注意力,缓解压力的目的。

推磨法。感觉紧张时,用自己的右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转动,五分钟后观察自己的呼吸有无稳定和放松。如果仍然存在急促的情况,可将手放于头顶上方逆时针转动三至五次。

回忆梦境法。将自己的“梦”视作玩伴,晚上睡觉前将自己在白天感受到的压力和情绪告诉“梦”,或想象自己要做一个如何的“梦”。清晨躺在床上回忆一下自己梦境的内容,可以写下来或画下来,看看梦中发生了什么,感受自己紧张、恐惧情绪的来源,以达到内心冲突释放的目的。

绘画法。身体是情绪和感受的媒介,通过身体的反应我们可以很好地与自己进行沟通。当自己情绪紧张时,可以试着用左手将自己的情绪画像画下来,如:身体的哪些部位感到不适,反观这些身体不适出现的原因,思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对家长

分析:过度“开导”或适得其反

高考前和高考中紧张原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父母如果过多地强调“不要紧张”,孩子反而会陷于紧张的情绪中,甚至会认为出现紧张情绪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因此变得更加紧张和焦虑。

家长想给孩子减压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因为自己的压力太大了,所以看到孩子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觉得他是压力大了,承受不了。其实,很多孩子能适应压力。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减压,反而把自己的压力给了孩子,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此时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给孩子当好后勤,然后按照正常的节奏生活。高考不仅考学生,也考家长,家长也要调整好心态。

建议一:允许孩子有临考反应

很多孩子考试那几天,无法好好入睡是正常的。一般家长的做法是催促孩子赶紧睡,“再不睡,你明天的考试肯定要受到影响。”其实,人类的身体具备两天不睡觉却依然清醒的应激能力。家长看孩子睡迟了,不要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围着他团团转。

当睡不着时,就平躺调整呼吸,听点有助睡眠的音乐,或者看一点平时感觉特别枯燥无味的书,以帮助自己入睡。如果实在睡不着,干脆放平心态,享受自己的清醒,躺在床上想想那些开心的事情。

很多时候不是失眠影响了孩子,而是害怕失眠会影响考试这种心态影响了孩子。

建议二:营造轻松的生活氛围

当孩子考试回家时,家长不要急着询问“考的顺利吗?”“今天心情怎么样?”

这时,家长要先照顾好孩子的饮食,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完饭,孩子想要分享或求助时自然会主动开口。特别是家长不要急于追问这一场考得如何,应用陪伴帮助孩子减压,以便全力以赴准备下一场考试。

2020年高考为期四天,对考生和家长都是一种考验。家长在吃饭时可以聊一些轻松的话题,当然对高考也不必避开,尽量创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即使家长很着急,但在孩子面前绝对要保持微笑和轻松的状态。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