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手足口病多发 日常预防注意七方面

最近天气转暖,春天的气息渐渐浓郁,万物生发的同时,一些病毒微生物也活跃起来。为此,德州市疾控中心专家特别提醒,春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传播风险增加,日常预防做好七注意,家长需要留心对待,有条件的情况下,尽早让孩子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而感染。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多发于5岁及以下儿童,4至9月为流行期,全年均可发病。患者发病后第一周传染性最强,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有更大的隐蔽性,在手足口的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7至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一旦出现发热,会在口腔部位出现水泡,痛感明显,多数患儿手掌、脚底等部位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有些皮疹带有水泡,但也有部分病例无发热。“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如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严重可致死亡。在我国,重症及死亡手足口病例中,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导致的分别占到70%和90%。”专家说。

专家介绍,目前,只有针对肠道病毒EV71的单价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EV71灭活疫苗免疫后保护效果至少可维持5年,对于5岁以上儿童,不推荐接种EV71灭活疫苗。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患者会对感染过的肠道病毒血清型产生保护性抗体,因此,感染同一肠道病毒血清型而导致重复发病的几率较低。

日常如何预防手足口病?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专家提出了七条注意事项:注意手卫生,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注意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随后将纸巾包裹好丢入有盖的垃圾桶;注意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注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接吻、拥抱等;注意经常清洁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注意用一次性毛巾或纸巾清理患者的鼻咽分泌物、呕吐物、粪便等,并及时消毒物体表面或环境;注意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儿,要立即送往辖区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延误病情。”专家提醒,居家隔离的患儿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患儿管理时限为发病起至症状消失后一周。

□本报记者刘潇本报通讯员李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