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多措并举 擦亮中医药金字招牌

政策惠民“方便看中医”“双百”发力“放心用中药”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于海琳通讯员王法成杨光朋

中医药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中医药事业迎来新发展机遇,其传统文化内涵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德州市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聚力创建区域性中医药文化名城,夯实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水平,打造中医药特色技术挖掘基地,着力支持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擦亮中医药这块金字招牌。

目前,德州市共有中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22家,中医和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2632人,中医药高级职称234人。各县(市、区)政府办中医医院全覆盖,134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建立中医药综合服务区。9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政策红利推动中医药机制体系改革提速

近年来,德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中医药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陆续出台一系列针对中医药发展的利好政策,以机制、体系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取得新进展。

在机构改革中,德州市成立市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卫生健康委新设立中医药综合科、中医药业务科。11个县市区均成立县级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增设中医药科,增加编制人数。市政府印发《德州市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实施方案(2018- 2030年)》,明确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目标任务、主要工作和保障措施,以规划引领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立足医保职能支持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自2020年1月1日起,对参保人使用目录内中药饮片、中医诊疗技术治疗的,中药饮片和中医诊疗技术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将符合住院条件且不需要非治疗期间在院的以针灸治疗为主的24个病种疾病纳入医保支付。目前,中医日间病房试点医院已达41家。我市还印发《关于开展“医保惠民五个鼓励”行动支持区域医疗高地建设的通知》,对10个医疗机构中的24个中医重点专科,上浮报销比例。

传承精髓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中医药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州市深入挖掘中医理论和临床宝贵经验,打造庆云县“良医巷”为中医药特色技术挖掘基地,负责全市中医药特色技术的挖掘、鉴定、整理、推广等工作,对散落在民间的中医药验方、秘方、技法进行搜集、抢救和保护,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得以赓续传承。

在中医药产业发展方面,德州市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医药种植,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庆云县尚堂镇开展铁皮石斛种植深加工及旅游一体化项目,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为不断增强振兴发展中医药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德州市成立德州市中医药文化宣讲团,开展百余场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提升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普及力度。2021年至2023年,德州市实施中医药文化“双百”推广普及工程,预计用三年时间,推广普及100种中草药,及100个常见病、多发病的经方、验方,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科普需求,推动中医药更好融入生产生活,让中医药成为中国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

薪火相传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事业的百年大计,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未来。德州市不断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中医队伍。

日前,德州市政府印发《关于实施“人才兴德”行动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引进一批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省名中医药专家等顶尖和高层次人才,国医大师王世民传承工作室、连方工作室、中医博士工作室相继落户德州,提升中医药传承力度。

同时,着力培养本地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开展德州市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首批培训140人,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德州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工作,利用全市12家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基地,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技能。

目前,德州市拥有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人,山东名中医药专家25人,德州名中医药专家107人;拥有国家级、省、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6个,培养继承人130余人;2021年培养“西学中”人才603名。我市形成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发展特色,使传统中医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守正创新推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德州市将认真落实国家、省中医药大会精神,聚力实施中医药“六大工程”,将德州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医药文化名城”。

聚力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落实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出台落实《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全省中医药大会重要事项责任分工》等文件措施,启动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加大全市中医药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符合中医药发展的医保支持政策,提高医保支付总额,扩大中医药诊疗技术报销范围,降低中医住院报销的个人起付线。

聚力实施“中医药项目南融北接工程”,积极对接国家卫生健康委,争取国家“西学中”培训项目落户德州;对接北京优质医疗机构,打造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医师协会积极对接沟通,通过论坛推介德州,引进一批中医药产业项目;对接省中医药大学,通过引进人才、科技研究等合作方式,提升诊疗服务水平。

聚力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传承工程”。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五进”、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文化节、中医药膏方节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文化宣传活动,营造中医药文化宣传的浓厚氛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