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症状与心脏健康有关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可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身体出现哪些预警信号与心脏有关?生活中该如何预防?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联系到德州市立医院心内科主任吴文哲。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吴文哲介绍,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

因此,如果在剧烈活动后,身体出现乏力、心跳、心慌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气短的现象,应考虑是否为“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如果出现胸痛、胸部压迫、呼吸困难等不适,也应考虑是否为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引起管腔狭窄,血流不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冠心病”。而让人们闻之色变的“心绞痛”“心肌梗死”都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类型。

吴文哲强调,二者本质的差别在于“血管狭窄程度”。“心绞痛往往有明显的诱因,比如高强度的运动、过劳、情绪激动、受寒等,且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5-10分钟;心肌梗死除这些诱因外,也可能发生在休息的时候,疼痛时间也明显长于心绞痛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上,也可能长达1~2小时,甚至更长。”吴文哲提到,心绞痛比起心肌梗死,发作时的难受程度相对轻一些。“心肌梗死的疼痛为压榨痛,非常剧烈,并伴有大汗,部分患者会有濒死感。出现心肌梗死应该及时治疗,耽误时间越久,对生命的威胁也就越大,不利于日后生活质量的恢复。”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心脑血管健康。“饮食要少油少盐,严格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合理、规律的运动能有效保证脏器功能,预防疾病。像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都可以通过运动来预防和改善;管理体重,只要体重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大部分导致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都可以逆转;定期做常规性的查体,有利于我们发现疾病的一些早期端倪,对预防和治疗疾病非常重要。”吴文哲说。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于海琳 通讯员 侯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