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视力“小偷”——青光眼可怕但可防

□本报记者 滕璐 本报通讯员 王琰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共管慢病青光眼,留得光明恒久远”。德州市中医院眼科主任徐红提醒,日常生活中出现眼睛胀疼、视力下降、看东西出现彩虹一样的光圈等情况,应尽快前往医院检查。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眼病,也被称为视力“小偷”。我国约有2100万青光眼患者,致盲人数达567万。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3%,致盲率约30%。青光眼是一种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主要的危险因素。当眼内的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会损害眼底的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急性青光眼发病急骤,眼睛会突然很疼,视力也会迅速下降,可能还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而慢性青光眼则比较隐蔽,可能长时间都没有明显的症状,直到视力严重受损时才被发现。这也是青光眼被称为“小偷”的原因所在。

如何尽早发现青光眼?徐红建议,高度远视者、有家族病史者是患青光眼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眼科检查,普通人40岁前每两年查一次,40岁以后最好每年检查一次。若是在夜间出现眼部头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就诊,千万别忍到次日,防止造成不可逆转的视功能受损。

徐红提醒,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防止眼压异常升高,如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要少量多次,一次饮水不超过200毫升;进行举杠铃等增加胸腔、腹腔压力的运动时,注意采用适合个人情况的力度及时长;避免长时间吹奏乐器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波动;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在暗室及弱光条件下工作、学习、娱乐,经常面对电脑的人群,应每隔30分钟左右让眼睛休息5分钟。

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降低患者眼内压,避免视神经进一步损伤,维持原有的视功能,主要治疗方式有外点滴眼液、口服药物控制及激光治疗、手术等。“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徐红说,患者要谨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检查,并学会科学用眼、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

青光眼患者即使已经出现了眼底视神经损伤、视野损伤,只要按医嘱用药调整、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发展,保持良好的视觉功能。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