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战场上的“侦察兵”——记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病毒实验室负责人王国强

王国强查看病毒标本。记者 石少军

□本报记者 石少军 本报通讯员 张媛媛

他略带书生气质,性格腼腆,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30岁临危受命,快速组建我市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在他的带领下,我市病毒检测工作和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全省前列——他就是德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病毒实验室负责人王国强。

临危受命筹备国家级实验室

2008年,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王国强来到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工作。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爆发,迅速波及到国内,我市各学校、社区大量人群感染。

当时在市疾控系统,王国强是唯一一名微生物专业科班出身的研究生,组建实验室及检测病毒的重任便落在他头上。30岁的他临危受命,牵头筹建了我市首家国家级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短时间内助力实验室通过省和国家考核。每天他早早来到实验室,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将全市哨点医院送来的病例标本及时处理、提核酸、做实验……经过无数个不分昼夜的工作,王国强顺利完成了全市甲型H1N1流感的检测任务。

每株毒株都历经“八十一难”

“做实验的苦,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2010年,王国强开始做手足口病标本采集和检测。每个县都会向市里报送粪便标本,但采样不规范,盖子盖不紧,粪水会洒出来,每次做实验都臭味扑鼻。

流感病毒确诊的“金标准”是病毒分离培养。流感病毒细胞培养和鸡胚培养是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和疫苗研制中极其重要方法。“不懂就要问,不会就要学。 ”喜欢钻研、善于学习的王国强,积极参加省里举办的相关培训,很快掌握相关技术。从2012年起,他开始用鸡胚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自己买鸡胚、买孵化箱,孵化、接种、收获、鉴定……每一株毒株的收获都经历一道道难关和无数次失败……

检测数量和质量位列全省前列

“他工作太拼了,是单位的拼命三郎。 ”这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 2013年春节前后,正赶上我市出现流感高峰,回老家过年就意味着错过这一检测关键期,他毅然决定把提前买好的车票退掉……

在王国强卓有成效的工作下,我市每年检测完成流感样病例标本1500多份、手足口病标本600余份,培养流感毒株100多株、手足口毒株50多株……检测数量与质量始终位居全省前列。由于出色的业绩,王国强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全省病毒性传染病防制工作先进个人等多个奖项与荣誉称号。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