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医药 德州有良方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创新传承发展——振兴中医药 德州有良方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刘校锋王法成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来好消息: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名单公布,德州市获评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陵城区、平原县获评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截至目前,我市已有9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成绩的取得与我市高度重视基层中医药工作是分不开的。我市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中西医并重,人民共建共享”的理念,实施“六大工程”,强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小医院大作为中医服务在身边

“以前找专家,得坐车去市里,来回最少折腾大半天。现在,到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省、市级中医专家的诊疗服务。”上月29日,德城区黄河涯镇的李秀玲(化名)一大早就到黄河涯镇中心卫生院,接受针灸、艾灸治疗,经过10多次的治疗,她的腰椎病疼痛感明显减轻。据了解,2018年,为了发挥基层中医药治疗常见慢性病的优势,黄河涯镇中心卫生院启用700多平方米的国医堂,集中设置中医诊室、针灸推拿室、中药熏蒸室等,特邀省、市级中医专家坐诊。三年里,门诊就诊人数翻了5倍。

“截至目前,我市134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1%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市卫健委中医科科长任玉芹介绍,基层卫生院提供中医药服务,让群众了解中医、感受中医、相信中医,真正享受到中医诊疗带来的便利。

中医药事业发展,重点专科建设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不久前,省卫健委公布了2021年省中医药临床重点专科、县域中医药龙头专科名单,我市17个专科位列其中。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省、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57个,纳入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成员单位6家。“重点专科从质量和数量上的双提升,让群众选中医、信中医的理念越来越强,促进我市中医事业驶入快车道。”任玉芹说。

中医节惠民生提升群众健康素养

去年7月30日,德州市第六届中医药文化节在德州市中医院开幕,很多市民慕名赶来,找专家义诊、咨询健康问题、聆听中医专题讲座……近距离感受中医药的魅力。“医院连续6年承办中医药文化节,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传统,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更多群众了解中医,提升了群众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市中医院院长杨京慧说。

市民孙晓平是中医药文化节的忠实粉丝,从首届文化节开始,她年年到场。“以前只知道中医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但不太了解。通过连续参加这几年的文化节活动,面对面跟外来的专家交流,才真实感受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真心希望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感受、信任中医。”孙晓平说。

为营造“中医药在身边”的环境氛围,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我市去年还积极开展中医药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的“五进”活动,让中医药文化知识深入人心。

“中草药,不只是一把草,更是积淀千年治病疗伤的方式方法,蕴含的是祖先无比丰富的思想和人文脉络……”上月25日,作为讲解员,宁津县中医院治未病科护士于淼,来到大曹镇董庄小学,为学生讲解中医药文化知识。她从古代名医扁鹊、李时珍讲到日常中药材的介绍辨识,带着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

配合“五进”活动,我市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宣讲团,首批成员共173人,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百姓普及中医药知识,让中医药成为百姓日常保障健康、预防疾病的首要选择、首选方案,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群众基础越来越牢固,覆盖面越来越大。

传薪火促发展“内外兼修”添动力

传承是几千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基本形式,师徒相授、薪火相传,延续了中医药学术的生命。前不久,一场传统中医拜师礼在德州市中医院骨伤科“中医传承工作室”举行,7位弟子向省名中医王禹增拜师学艺。作为王禹增的徒弟,骨伤科医师李化明表示:“从今以后谨遵师教,刻苦钻研,传承中医国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师徒传承让这些弟子受益良多,通过老师的朝夕临诊、耳濡目染、口授心传、“耳提面命”,弟子们可以逐步领会和较快掌握中医药学术精粹,少走弯路。

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至关重要,提升方法之一就是大力培养基层人才。去年7月19日,一场德州市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在德州市中医院举行。市中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李娜,作为《中医全科医学概论》第一堂课的主讲人,给69名学员上了生动的一课。为了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德州市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方案》,培训基地设在市中医院。此外,全市还设立了12个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

我市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内外兼修”,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腿走路,让中医药传承工作取得创新发展。通过引进一批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省名中医药专家等顶尖和高层次人才,中医药传承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医大师王世民、李佃贵传承工作室、连方工作室、中医博士工作站等相继落户德州。同时,成立本土老中医、名中医工作室,传承中医技艺,中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2人,山东名中医药专家40人,德州名中医药专家122人;国家、省、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6个,培养继承人130余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