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医”心向党 踔厉奋进

放射科医生 临床医生背后的“眼睛”

□本报记者滕璐本报通讯员王琰

在许多人眼里,放射科医生看看片子、写写报告就行了。实际上,他们是临床医生背后的“眼睛”,每天在纷繁复杂的黑白影像中,找寻蛛丝马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德州市中医院东院区放射科主治医师刘强,16年练就“火眼金睛”,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

在市中医院就诊,医生常常会开一些检查,比如DR(数字X线摄影)、钡餐等,这类检查需要放射科医生完成拍片、影像后期处理、医学诊断等工作。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对于每一项检查,刘强必须按时完成,半小时以内,将报告准确无误发放到患者手上。“我们要快,更要准,给临床医生一个准确的诊断,他们才能基于这个诊断给予患者精准的治疗。”刘强说。

有一天夜里,刘强正在值班,一位家长找到他,焦急地说孩子误吞了玻璃球需要检查。刘强赶紧给孩子详细检查一番,但并未发现异常。为避免漏诊,他让家长从家中取来相同的玻璃球,确定物体为高密度成像,不会出现漏诊的情况。最终,刘强给出诊断结果,孩子腹中没有玻璃球。“虽然做完检查已经凌晨1点多了,但这个结果让大家都放心了。”刘强说。

“工作量大的时候,我一天能写八九十份报告,看四五百张片子。”刘强说。即便如此,他丝毫不敢马虎,一旦漏诊可能影响患者生命健康。

作为临床医师背后的“眼睛”,刘强从头到脚都要懂,这背后,依赖的是扎实积累的专业知识和看过成千上万张片子后积累的经验。“虽然有16年的阅片经验,但我仍会坚持学习。”刘强说,他常向科主任乔文增请教,通过学习,形成更优异的诊断思维和逻辑。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