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计生协聚焦生育支持和家庭健康

原标题:市计生协聚焦生育支持和家庭健康——建强阵地 优化服务促转型

“向日葵亲子小屋”活动

母女一起完成镂空剪纸画

□记者刘春杨 通讯员祖兰英

日前,我市新创建的35个计生协阵地完成授牌,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向日葵亲子小屋、暖心家园等计生协阵地名称逐渐被市民熟知。今年以来,德州市计划生育协会聚焦生育支持和家庭健康,充分发挥组织网络和群团工作优势,积极转型提升服务能力,建强阵地树立计生品牌,努力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多点指导 生育少点烦恼

7月6日上午,28岁的张婷走进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孕妇课堂,与十几名孕妈妈一起参加分娩实战训练营活动。早在结婚前,张婷就把婚前体检、备孕查体和孕期建档定在了市妇幼优生优育指导中心。“这里离家近很方便,还能享受全方位的孕前孕中指导,让孕期情绪不稳定的我变平和了,心里也更踏实了。”张婷说。

记者在市妇幼优生优育指导中心看到,这里设有咨询服务区、知识宣传区、母乳喂养区、幼儿活动区、图书阅览区和培训指导区等6个功能区,可以为育龄群众提供婚检、孕检、孕期保健、产后保健、儿童保健、孕妇学校、亲子课堂等全周期服务。这样的指导中心目前已覆盖市县两级。

自2023年以来,市计生协着力强化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建设工作,主动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迅速向生育支持、服务与保障转变,加强优生优育优教指导专业队伍以及健康促进服务阵地建设,满足育龄妇女多样化的现实需求。聚焦“优生”“优育”,推出婚孕联合“一站式”服务,产后随访指导与上门一体化服务,目前已服务5万余人次。此外,将健康管理与早期干预相结合,对早期干预儿童同步进行生长发育测评和营养状况评估,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目前已服务2万余人。去年底,市妇幼保健院入选首批省级优生优育指导中心项目点,各级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已成为满足新时期群众优生优育需求和落实国家生育政策的服务载体。

多样服务 满足养育需求

“我要给小女孩穿上漂亮的裙子!”每周末,两岁半的月月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宁津县实验幼儿园的“向日葵亲子小屋”参加亲子活动。这次的主题是手工剪纸镂空画,月月用小手剪出有趣的镂空图案,一家人惬意地享受着亲子时光。

类似的手工和户外体验,以及家长课堂、健康讲堂、入户指导等活动全部免费,每名参与的孩子都有详细观察记录存档。这样的活动目前已在全市所有“向日葵亲子小屋”铺开,为有0-3岁婴幼儿的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服务。“我们坚持贴近群众和公益性的原则,将总结经验把‘向日葵亲子小屋’向农村、向社区延伸。同时,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广大家庭多样化、个性化的托育需求,充分发挥项目点‘小小屋,大民生’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小屋建设遍地开花。”市计生协家庭服务部副部长张淑子说。

6月27日,我市“2024年中国计生协青春健康沟通之道家长成长”项目启动仪式在德州市第四中学(德州学院附属中学)举行。7月6日,德城区计生协在该校开展第二期“如何做好青春的守护者”培训,德州学院医药与护理学院的刘筠老师,对生殖与性行为进行了专业讲解、引导和总结,家长们积极参与讨论。

这些活动都是市计生协依托“青春健康俱乐部”阵地组织实施的,可帮助家长科学掌握与青春期孩子的沟通技巧,为青少年及其父母提供全面、科学的性与生殖健康宣传教育与服务,提升家庭教育的品质,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创造了良好环境。“青春健康工作存在一定的短板,我们逐步探索的中、小学青春健康阵地建设模式,将补齐这个短板。今年内将建成2-3个活动示范点,同时继续推进高校青春健康俱乐部建设,力争年内增加1-2所市级俱乐部。”市计生协健康指导部部长申宸说。

树立品牌 惠及更多群众

全市各级计生协以建好阵地、争创标杆、整体推进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高标准打造出一系列阵地项目品牌。目前,乐陵市市中街道兴隆社区“向日葵亲子小屋”被列入年度国家级项目点,也是我市协会阵地建设获得的首个国家级项目;德州学院附属中学被确认为国家级青春健康“沟通之道”家长成长项目点,也是全省该专项工作唯一一个国家级项目点。庆云县东辛店镇、禹城市市中街道“暖心家园”入选省级项目点。陵城区妇幼保健院“向日葵亲子小屋”入选省级项目点。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和“暖心家园”建设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至此,我市计生协阵地建设长期滞后的局面得到彻底扭转,协会顺利转型,事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不断完善的阵地建设,聚拢了力量、提升了服务、完善了保障,让“一小、一青、一老、一特、一困”等计生协重点关注和服务的人群,获得了更多实惠。今年以来,各级计生协已开展优生优育进万家、暖心行动、家庭健康促进行动等服务活动600余场,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同时,为保障计生家庭的利益,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市计生协持续加大各级计生家庭保险实施力度。今年以来,计生保险累计承保20768人,失独护理保险达到了全覆盖,计生家庭意外险实现了位列省计生意外保险工作中游的突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